06
2022.05
2015年7月,29岁的王非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毕业。下半年的博士后入职手续9月才开始办理,还在犹豫要不要继续走学术道路的他,暂时成了清华园里的“闲散人等”。
这一年也是王非在知乎、微博等平台进行心理学科普写作的第五个年头。他惯用的ID叫“沉默的马大爷”,已经积累了不少读者和粉丝。全职科普对王非来说并不是一个不靠谱的人生选择——“做博主至少是不用愁物质回报的,这年头当个‘大V’可以活得很滋润。”
在这近乎停摆的两个月里,王非严肃地思考下一步要走的路。全职科普虽然诱人,但他发现自己仍然放不下学术,对科研的“内在兴趣”依然强烈。
还没到放弃的时候。王非想。
摇摆中的两个月过得很快。9月,他最终办理了博士后入职手续。就这样,世界上少了一名全职科普作家,多了一个留在清华园,踏上了科研和教学“打怪升级”之路的王非。
王非在进行讲座报告
图源:http://bs.cufe.edu.cn/
“确实是挺顺的”
外人眼中的王非来自“北大家庭”,天然有了“令人羡慕的高智商”,这样的“开挂人生”,在他本人看来究竟是怎么样的?王非的回答非常诚实:“我自己也觉得,确实是挺顺的。”
出生在北京,家人在北大工作,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就读于北大的附属学校;高考顺利被第一志愿北大心理学系录取,获得北大心理学系学士、硕士学位;博士时跟随彭凯平教授来到了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医学院做了三年的博士后工作,之后留在清华心理学系任教,今年成为了副教授……如果只是浅浅看一眼王非的人生履历,大多数人会感慨这样的人生“开了挂”。
但王非也遇到过“一些不顺的事儿”。他记得自己在高中曾因体育成绩不达标而没有获得高考加分,高三申请北大的自主招生也没能通过,读博士的前几年也没有太好的成果。“不过如果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说,我这个人神经质比较低,不容易长时间沉浸在负面情绪里。现在再看也都不是事儿了。”他这样分析自己面对“不顺”的态度。
心理学并非王非在高中时代的第一选择。他从小钟爱历史,“梦想是北大历史系”。高一时他就读于理科实验班,为了历史梦,和两位小伙伴约好在高二转去文科班,但他在最后打了“退堂鼓”。
“一个原因是和班里同学处得比较好,挺舍不得的。”王非的理由相当直白,“还有就是觉得高中文科背的东西太多了。”直到现在,他依然会经常阅读历史书籍,作为“外行”自得其乐。“也许不把它当专业来学也是一个好事。”他说。
2014年正在读博期间的王非
图源:受访者
人生的机遇往往发生在不经意之间。高二下学期,王非偶然读到了艾略特·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这本书为身在理科班的他展现了一种兼顾自身人文兴趣的可能。“书里写了心理学领域许多经典的工作,又把它们和很多现实性问题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有科学理性的精神——怎么去严谨地设计实验、寻求证据,另一方面又有着人文情怀,能帮助我们改进社会上的一些问题。”他说,“当时觉得‘原来心理学是这个样子啊’,于是便决定了要学心理学。”开明的家庭氛围鼓励王非自由选择,高考后,他在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大学学的确实是挺开心的。”王非说。怀揣社会心理学梦想的他,在大学里又遇到了文化心理学这个感兴趣的方向。出于发自内心的兴趣,他会在老师上课布置的内容之外再找很多文献看,一看就是几百篇。从图书馆、教学楼到宿舍,纸页或屏幕上的一隅天地总是能使王非忘记时间,获得纯粹的“智力上的享受”。
本科期间的知识积累让王非产生了“输出”的想法,凭着想干就干的务实精神,他和同专业的伙伴包了一个服务器,搭建了网站“Psyleaks”,意为“流出的心理学”,向大众分享有趣的心理学概念和研究成果,比如从心理学的角度回答“自恋的人究竟是更容易嫉妒别人,还是相反?”等问题。那段时间里,他和伙伴在纯粹的兴趣驱动下,写了好几十篇稿子。这些“练笔”的机会像一颗种子,在王非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萌芽、长大。
2015年王非生活照
图源:受访者
“沉默的马大爷”
因为科普网站做得小有名气,2011年,刚成立不久的果壳网找到王非约稿,问他能否分析一下“红遍大江南北”的“性格色彩学”是否有科学依据。彼时的王非在北大心理学系读硕士,积累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学科普写作经验,本来就对自媒体心理学科普领域中一些“不靠谱”的内容有些“看不惯”,于是他答应了果壳网的邀请。
抱着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写稿期间,王非把北大图书馆里相关的书籍统统翻了个遍,把一系列将性格与四种颜色联系起来的理论收集起来。结果他发现,剥去这些理论五颜六色的外衣,“性格色彩学”共同的根源,都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四种体液说”,其内核是一种关于性格的四分类系统。
图 1 将性格与色彩联系起来的各种「人格分类」理论
图 2 定量的「人格特质」正态分布理论
图源:果壳网
所谓“分类”,就是将人打上标签分成不同阵营——你外向我内向,你是NE我是SI,你是红色我是绿色……然而,王非指出,这种古老而朴素的“人格分类”方法,几乎已经被更为科学和量化的“人格特质”方法淘汰了。“特质”是一种持久的品质或特征,不同的人在这些特征上存在量的差异,比如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外向程度。每一项人格特质的统计结果,会按照正态曲线分布——极外向或内向的人都是少数,而一个人在所有特质中所处的位置才能够描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找到这些特质。
要想获得好的测量学结果,对人的行为指标有预测性,所需的特质远远大于四个。而“性格色彩学”最重要的缺陷就在于它并不能提供证明自身有效的测量学数据。“所以,我们只能遗憾地将这些五彩斑斓的理论排除在科学的范畴之外。”王非在文章的最后写道。
这篇严谨而“亲民”的文章被许多媒体转载。自那以后,王非就一脚踏入了心理学科普的大门,笔耕不辍。他给自己起了一个叫“沉默的马大爷”的笔名——本科时王非喜欢每天晚上和隔壁宿舍的小伙伴打《拳皇》,其中他最爱使用的角色“椎拳崇”胜利后会喊出一句日语台词,发音类似“马大爷、马大爷”。“前面加上‘沉默的’,意思是我平时是个沉默的人。”
陆陆续续几年间,“沉默的马大爷”写作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内容,比如知乎回答“各种鄙视链是否存在相同的心理基础?”“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人是怎样的心态?”“学过心理学的同学,会更善于理解他人吗?”,以及许多收效很好的文章“我们以前见过吗?——脸盲症漫谈”“‘点赞’的心理学”“大灾之后,为何谣言盛行”“拿什么拯救你的选择困难症”等。
除了写科普文章,“沉默的马大爷”也积极以Live和问答的形式回应读者的困惑。几年间,王非在知乎、微博等平台积累了几十万读者和粉丝,并成为了微博第一批拥有禁言、拉黑等“特权”的“大V”之一。不过,他从来没有用过这些功能。
王非写作的科普文章和问答
图源:王非知乎
每篇文章在收获大量点赞的同时,王非也能收到不少网友的提问:“如果性格色彩/星座/MBTI不靠谱,那什么靠谱?”可惜,这也正是王非在心理学科普写作过程中最无奈的一点。“心理学科普的大部分受众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行动指南,但学院派科普往往只能提供‘严谨的无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科学角度论证‘乐嘉们’(注:乐嘉为性格色彩学的提出者)有多么不靠谱,却给不出更好的替代解决方案,”他说,“所以越写越纠结,越写越纠结。”
除此之外,对自媒体行业近年来变化的不认同,也在让王非渐渐淡出科普领域。王非认为,“中心化”策略挤占了用户之间有效交流的空间,大家可以轻易找到自己想要投靠的大V并将ta的观点奉为圭臬,平台“在去社交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大V们)这一手都玩得溜,通过拉黑反对意见隔离出一块纯净天地,然后自high,然后宣布胜利。”王非看不惯这种做法。“‘中心化’是有它的商业逻辑的,事实证明也成功了,”他说,“但我不太喜欢这种商业化的玩法,它丧失了很多当初吸引我的东西。”
王非在九十年代开始上网,属于中国最早的一批“网民”,对网络环境的变化深有体会。“网络本应是一个让思想流通的地方”,他说,“但是现在的网络并不是这样。它没有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反而让我们变得愚蠢。”
“三观不合吧。”王非这样描述科普环境与他内心的冲突,声音中夹杂了叹息的意味。
2020年王非在家上网课
图源:受访者
成为“青椒”之后
2015年博士毕业的王非最终选择了留在清华。三年后,他获得教职,正式成为一名“青椒”(高校青年教师)。如他自己所言,想要“对得起清华给的工资”,就要同时走好科研和教学两条路,身在清华园,压力之大可以想见。所幸,王非觉得还算享受。
其实在走上科研道路之前,他也曾尝试过去心理学的业界工作。早在2008年,正在读大四的王非就在朋友的介绍下到一家公司实习,运用心理学知识负责市场调研岗位。但王非觉得“没多大意思”。
“干了一个月就不干了。”他说,“这也是我这辈子上过的唯一一个月的班。”
在内心深处,王非还是更想要“精神上的自由”。最终选择科研道路,除了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也是王非认为在大学的工作能拥有他精神上的自由。“当然现实中会有很多枷锁,”他说,“但是做科研的好处就在于思考的问题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出于一种内部的动机在做事。”
王非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自我认知、社会认知、文化思维方式的心理与神经机制。“博士以前还真没想过自己会做到脑科学这个领域来,是到了清华才开始的,”他说,“但是我对自己的定位仍然是一个心理学工作者,脑科学更多一个是研究的工具。”
2021年王非与课题组合影
图源:受访者
王非认为,科研最重要的因素是内在的兴趣。他也希望他的学生们都能去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不是为了奖学金、学位、发论文等等,而是看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很享受。好的做科研状态,是晚上躺在床上一想起这个问题,就兴奋得睡不着觉。”他说。
身为“青椒”,在科研之外,王非还要承担教学任务。他从博士后期间便开始教课,负责的教学任务一直不轻。王非自称是一个“内向程度非常高”的人,这与他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的状态截然不同。“上过我大课的同学都觉得我是个很外向的人,”他说,“但我在上课时其实是一种近似‘表演’的状态,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接受知识。”
王非的课堂会全程开弹幕,让学生能更自由舒适地表达想法,比如讲到男女择偶问题时,他会让同学们在弹幕中发送自己的择偶标准,并加以分析。他还会设计一些有趣的段子,“教学和科普在这点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需要通过形式上的创新把知识有效地传达出去”。
在“随手一搜”就能获得海量信息的时代,教师需要“与很多东西竞争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而获得不一样的知识,成了王非思考的方向。“也一直通过这些形式在探索,比刚开始教的时候肯定是好了不少,”他说,“但是还欠打磨。”
不爱撸猫的游戏高手不是好心理学家
除了是一名成功的“青椒”,生活中的王非还是三只猫和1500个Steam游戏的拥有者。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气质和撸猫、玩游戏的不羁日常在他的身上结合得十分融洽。
小时候的王非其实很怕小动物。后来随着自媒体萌宠博主的兴起,他常常能在网上看到各种小动物的影像,“忽然觉得挺可爱的”。有了这个想法,他便立刻开始行动,最终在一家叫“幸运土猫”的公益组织领养了属于他的第一只猫。从此之后,他有关猫的微博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多。
王非有关猫的微博
图源:王非微博
后来,或许是缘分使然,他在微博上看到网友为猫写的求助帖,便坐着地铁横跨了整个北京城,去领回了当时只有巴掌大的一只小黑猫。这只小黑猫现在成为了他家的“二主子”。后来他又听说一只“很有个性、欺行霸市的大胖猫”在北大畅春园混不下去了,便去把它带回了家,但“太胖了,应该是有慢性病,后来去世了”。疫情期间,他的家中还有一只朋友寄养的猫,“一时半会儿也领不回去”。王非对猫的爱直接写到了他的身上:在校园里他身着的黑色大衣上沾着许多猫毛。
他有时也会用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他的这些“舍友”。“猫是一种很纠结的动物,”他说,“表面上很冷漠,不让摸。但是它一般都会距离我一米之内,我工作的话它就在电脑机箱上趴着,可能是暖和吧。”
图源:王非微博
王非也会好奇,这些骄傲的“猫主子”会不会和人一样有“自我意识”呢?他曾经给猫照镜子,观察猫的反应;也曾和猫一起自拍再放给它看,模拟心理学研究中测试动物自我意识的“镜子实验”。遗憾的是,他暂时还没有发现猫有什么反应。“目前心理学界没有猫通过测试的证据,”他说,“但也有可能只是它们懒得理你。”
猫是王非不可割舍的一半生活,另一半是玩游戏。王非知乎账号的个人简介是“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数最多的人”,算起来,他的每只猫平均拥有500款Steam游戏。在买下的1500款游戏中,就算只玩了不到十分之一,他仍然承认自己“这辈子在游戏上花的时间肯定超过所有的事情”。
“从记事儿起就玩游戏。”他自称自己在读博期间是“在沉迷游戏的间隙努力为人类科研事业做一点微小的贡献”,在成为老师之后,他甚至有过被学生限制玩游戏的经历,即使“隐身”上线也会被学生监控不断增长的游戏时长。但王非觉得玩游戏目前没有给他的生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生活的调剂而已”。
王非关于Steam游戏的微博
图源:王非微博
对游戏的热爱和好奇甚至驱使着王非从一个玩游戏的人,变成一个研究游戏的人。王非的课题组在做游戏相关的研究,他们发现,“目标明确”和“反馈即时”是游戏使人产生幸福感的主要原因。而与游戏相比,科研的反馈是很慢的,“有时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工作究竟有没有价值”。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搞科研的时候,都应该搭配一些‘即时反馈’。”王非说。
王非反对一些家长和老师对游戏的“污名化”,好像游戏的存在是学生不去学习的罪魁祸首。“这是个逻辑谬误。难道消灭了游戏学生就会去学习吗?他还可以刷短视频、追剧、甚至发呆。真正应该做的是提升学习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而不是根除学习以外的其他选项,”他说,“如果有了‘内部动机’,他就会学到废寝忘食,甚至不想打游戏。”
面对自己不那么完美的一面,王非坦然接受,认为“无伤大雅”就好。他认为,人都要学着接受自己。“人格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人格特点在成年期是稳定的,就像打扑克,这一局你的牌已经定了,没有换牌的机会了,”他说,“我们要做的是出好手头的牌,策略性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
王非与他的爱猫
图源:受访者
“什么样的大学生活是成功的?”
这是王非以班主任身份与2017级心理学学生初次见面时问他们的问题。出国、保研、拿特奖……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又雄心勃勃。但王非说:“大学生活成功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是否想明白了你想干什么。不是别人觉得你应该做什么,而是你想做什么。”
回顾自己的这半生,王非想对同学们说:“做自己吧,现在最缺的就是‘做自己’。”
2023.08.14 13:45
30
2023.10
30
2023.10
30
2023.10
2023.10.17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