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020.12
近日,火遍全网的马保国在微博发文称自己“已回归平静生活,远离武林是非圈子”,而在宣布归隐的一天后,他又在一视频里称自己答应导演邀请,将出演电影《少年功夫王》,原因是“爱国”和“要为弘扬中国传统功夫出一份力”。如此戏剧性转折,让很多人对他的行为提出质疑。
马保国,何许人也?自称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曾“打败”英国90公斤拳王的他在与 50 岁的业余搏击爱好者王庆民的切磋中被对方三次击倒直至KO。但赛后他并不服输,反而称自己是“传统功夫点到为止”,对方“不讲武德” “来偷袭”。这个视频在经过 b 站众多 UP主的“鬼畜”创作后流传全网,马保国语录成为了当下现象级的网络热梗并被众多网友讨论和嘲讽。
纵观马保国的整个比武事件,不难发现:所谓的“太极大师”,只是他自欺欺人与自我营销的拙劣手段;他所提出的“接化发”功法,其实是对传统武术中的刚柔相济理念的浅尝辄止的谬读。网友的创作和语录“复读”虽然给马保国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但本质上是对其拙劣骗术的嘲讽和否定。而电影导演却想借此契机从马保国的流量中分一杯羹,主动邀请他出演功夫片,隐含的是对其武术地位的认可,这实际上是马保国这种行骗行为的姑息和助长。试想,如果人们在看过一部弘扬中国传统功夫的电影后,得知其演员是一个曾靠“闪电鞭”哗众取宠的“太极大师”,这莫不是让中华传统武术沦为了一个笑话。
近年来,像马保国这样自封“大师” “掌门”的江湖骗子层出不穷,前有闫芳震飞徒弟却震不飞记者的内功,后有雷雷和田野如“斗舞”般的比武现场,这说明我国传统武术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糟粕取代精华,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真正有涵养、有修为的武术传承者得不到关注,反倒是跳梁小丑们通过一次次的炒作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长此以往,有损于人们对于传统武术的文化自信,也有损于中国武术的声誉。
在调侃和娱乐过后,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像马保国这样打着传统武术旗号招摇撞骗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不讲武德”。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它不能沦为笑柄,也不该沦为笑柄。
今年6月28日,中国武术协会发布了《关于加强行业自律弘扬武术文化的倡议书》,书中明确提到不得自封“大师” “掌门” “正宗” “嫡传”等称号,不参加不规范的赛事,不得借虚假宣传、炒作等手段骗取钱财。这些倡议虽然有指示作用,但仍然难以根治武术行骗这一顽疾。
对此,只有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条例和措施,对行骗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个环节严加管理,媒体对此类行骗事件做出及时的报道和揭露,广大群众勇于对包庇助涨行骗气焰的行为说“不”,彻底掐断“马保国”们的市场和财路,才能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2023.08.14 13:45
30
2023.10
30
2023.10
30
2023.10
2023.10.17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