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1.05

《唐探3》票房超40亿:观众治不了烂片

作者:李宗雨

2月21日,《唐人街探案3》(下文简称“《唐探3》”)总票房达40亿元,创中国电影市场最快破40亿纪录,并成为中国影史第5部破40亿影片。然而,尽管在票房上予取予求,《唐探3》的口碑却一路走低,收获恶评不断。截至3月6日,《唐探3》在豆瓣电影上的评分停留在仅仅5.6分,仅比《小时代》高出0.8分,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烂片的行列。

《唐探3》究竟有多烂,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不过,和《流浪地球》、《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等40亿影片相比,《唐探3》的影片质量显然配不上如此高的票房。作为一部以“本格推理+合家欢喜剧”为卖点的电影,《唐探3》的推理设计低级且漏洞百出,“伪密室-真莽夫”的杀人手法让推理迷们大呼上当;而其笑料大部分来自于唐仁(王宝强饰)的装疯卖傻,笑点重复、突兀、令人生厌,而且全片充斥过多低俗的成人笑话——如果说唐仁在唐探1中的形象是好色而有趣的话,《唐探3》中则明显是性欲过剩急需治疗。此外,影片在画面混乱之余,甚至还有大量生硬且嚣张的广告植入,实属令人尴尬。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尹鸿教授曾坦言:“法律管不了烂片,但观众可以管……观众不去看,烂片就只能烂在那里了。”影片口碑影响观众观影选择,进而制约烂片票房,从而引导电影工作者少拍烂片——这种思路不无道理。《上海堡垒》、《摆渡人》等烂片票房遇冷,很大程度上是受口碑影响。然而,依靠观众“治烂片”的思路,对于《唐探3》似乎是无效的。尽管低口碑对《唐探3》后期的票房有明显影响,但早在这之前这部影片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唐探3》这类电影低口碑高票房的成因,是需要我们深思的。

口碑对票房的作用具有显而易见的滞后性。一方面,观众在评价一部电影之前,首先肯定要购票观看该电影。许多烂片可以通过预售,在正式上映之前就收获大量的票房。而据报道,《唐人街探案3》以10.54亿创造中国影史单片预售总票房纪录,预售是其总票房中重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观众对影片的评价要凝聚成相对稳定的口碑,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烂片方可以通过雇佣网络水军等手段延缓低口碑的形成,甚至误导观众购票观影。

通过口碑制约烂片票房,对于系列电影的效果也是有限的。系列电影往往通过头几部高质量影片积累口碑和粉丝,为后几部影片提供票房保证。《唐人街探案1》确实是高质量之作,而2020年推出的同名网剧也收获不少好评。因此,“《唐探3》”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就算剧本再差、诚意再低,其收获高票房似乎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制片者不可能不清楚这个道理。毕竟,倘若独坐山顶就能欣赏到黄昏时金子般的余晖,又何必再起高楼,纵览深夜浩瀚的星辰呢?

疫情后春节档的春风,也为《唐探3》票房丰收提供了帮助。在这一特殊时期,踏入影院的观众脑袋里想的,并不是“我要看什么电影?”,而是“我要看电影!”。《唐探3》明智地选择在这个春节档较早的时间上映,正是把握了观众心理,基于前期营销得力的优势,将票房最大化的举措。

导演冯小刚曾在一次采访中一语惊人:“生产很多垃圾电影是观众最爱说的话,那是不是因为有很多垃圾观众,才形成了这么多垃圾电影?”此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也戳中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痛点。实际上,由于起步较晚,中国观众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观影取向和成熟的欣赏趣味,观众对于电影市场的影响力有限。正如电影研究专家戴锦华教授指出的那样:“决定排片的是影院老板们的市场估算,就是说它是一个以经济为主导的市场分析,这种市场分析就决定了我们还没有充分发育成熟的市场,绝大部分的新观众还没有形成去选择电影的知识或者能力。”

总而言之,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难免会得到一个悲观的结论——观众治不了烂片,并且由于部分电影从业者越来越“聪明”,这种现象可能会日渐加剧。为了使中国电影市场良性发展,我们不需要让优秀电影大获全胜,而需要让残次品满盘皆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尽量防止烂片收获高票房。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wu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