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24.01
11月4日上午,第十一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举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委会执行主任胡钰出席典礼,介绍了第十一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情况。以下为发言全文。
推动中国新闻教育
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平台
——在第十一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颁奖仪式上的发言
胡 钰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很高兴在美丽的金秋季节相聚在美丽的清华园,共同见证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这一美丽的奖项的颁奖仪式。我代表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委会在此做汇报。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设立于2013年,至今已经走过整整十年。这个奖项的设立是为了继承和发扬范敬宜先生的新闻教育思想,激励青年新闻学子、资深新闻人、优秀新闻教师以范敬宜先生为楷模,坚守新闻理想,推动新闻事业,希望通过评奖,鼓励更多青年学生热爱新闻工作,投身新闻事业,鼓励更多教师在新闻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培育新闻人才,鼓励更多新闻业界人士关心新闻教育,指导新闻学子。十年来,得益于新闻学界、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已经成为我国新闻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奖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我本人受学院委托,从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第四届开始就参与组织评奖工作并担任评委,至今已经参与了八次的评选工作,与许多学界、业界的老师们共事过,深感大家对这个奖项的重视,深感这个奖项一步步走过来,走到今天的不易。一方面,从参评人的质量上看,许多院校对于申报学子奖的申请者,专门组织内部的预评审活动,严格筛选,保证推荐的参评人的质量,对于推荐的良师奖、良友奖的申请者,学院内部也是反复斟酌,慎而又慎,力争推荐出德高望重的代表者。另一方面,从评选过程来看,参与评委都非常看重这个奖的评选,评委们都把参与这个奖的评选摆在优先位置,还有外地评委专程从外地赶来,而在评选过程中更是一丝不苟,严而又严,力争评选出名副其实的获奖人。
从评选机制上,为了保证公正性,评委会坚持“独立阅读材料、独立进行投票”的方式,也即各位专家在评审会议上各自阅读全部申请材料,在不讨论的情况下进行无记名投票,投票过半者当选,如遇特殊情况再进行合议。
正是得益于全国学界、业界的重视,得益于严格的评审机制,得益于中国记协、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单位的支持,得益于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教授始终担任评委会主任,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才从无到有、从小影响力到大影响力,逐渐成为中国新闻教育领域权威性奖项、标志性奖项,成为获奖者终身引以为荣的奖项,更重要的是,成为推动中国新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平台。
第十一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评选活动从2023年9月1日启动,截止到9月30日,共收到申报材料91份,其中学子奖77份,良师奖11份,良友奖3份。申请者绝大部分为单位推荐,整体申请单位比上一届有所增加。
10月17日,召开了专家评审会,邀请了来自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家组成评委。
在学子奖的投票中,本次获奖的11名同学均为在一轮投票中获得半数以上票数者。在良师奖和良友奖的投票中,获奖者均为全票通过。换言之,此次评选结果展现了很高的共识度。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评委们在审议本届学子奖申请者的材料时,深为众多申请者的勤奋投入与优秀成果所感动,许多申请者在读书期间,树立坚定的新闻理想,积极投身新闻实践,在各类媒体有着大发表量与高质量新闻作品,在深度报道、国际报道、融媒体报道中体现了较强的新闻业务能力,其成果令人称赞。评委们说,对这些申请者,难以割舍,爱不释手。为此,本届评委会经过认真讨论,一致同意增设学子奖提名奖,以鼓励更多有志于从事新闻事业的优秀青年学子,经过商议,共有11名同学获得本届学子奖提名奖。
新闻教育是新闻事业的关键环节,新闻人才是新闻事业的重要支撑。事实上,以往十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学子奖的许多得主投身于新闻事业,成为了具有战斗力的新闻生力军。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优秀青年学子投身新闻实践、引领新闻实践。新闻活动关乎社会认知、关乎文化精神、关乎国家治理、关乎国际秩序,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对中国新闻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中国新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中国新闻事业高质量发展,就要让真实的新闻信息广泛传播,让积极的传播效果充分展现,让“真实”与“积极”成为当代中国乃至当代世界新闻观念的核心内容,这是中国新闻事业对时代与世界的贡献,也是中国新闻教育应该着力培养的目标。衷心希望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在新闻人才培养上发挥更大作用,希望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新文明培育出更多主流高手。
谢谢大家!
2023.08.14 13:45
23
2024.10
23
2024.10
23
2024.10
2024.06.14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