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3.08
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的民族团结园,一位穿着彝族服饰的讲解员有个明显的“口头禅”,她在谈到每一个少数民族时总说“我们的(某某族)”——这让参观者有些好奇:眼前这位说着流利普通话的讲解员究竟属于哪个民族?
这个问题恐怕不太好回答,因为在宁洱有很多像她一样的家庭,父母长辈几乎覆盖了本地所有的民族。
普洱山下 盟誓之城
宁洱,一座常住人口仅16万的小县城,凭借“中华民族团结第一碑”的名片,在少数民族林立的普洱市乃至云南省远近闻名。这座石碑就是位于普洱山下的民族团结誓词碑。
普洱市城区向北五十公里是宁洱县。宁洱县在2018年12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2020年被命名为第一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游客来到普洱,首先联想到的可能是茶马古道、景迈山等热门景点,但对本地人而言,宁洱县的普洱山以及山脚下的民族团结园或许更能代表地方历史的渊薮。据介绍,民族团结园每年接待游客高达10万余人次。
1950年,新中国在云南省设立宁洱专区,专署驻宁洱县,次年改称普洱专区。专署直到1955年才迁驻思茅(今普洱市主城区)。辖区内生活着彝族、哈尼族、傣族、佤族和汉族等26个民族(含支系)。这意味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团结工作密集开展的时期,宁洱县才是普洱地区的中心。
“茶源道始,盟誓之城。”宁洱人姚女士介绍自己家乡的时候提到了“盟誓”,并将其作为与普洱茶、茶马古道并列的三大元素。在她看来,让宁洱在民族团结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是七十二年前各民族代表聚首留下的誓言。
宁洱县民族团结研究所所长吴卓嶧向参观者介绍誓词碑
“民族团结第一碑”
“剽牛”、“咒水”……今天的人们或许难以想象,这样的词汇会出现在呼号民族团结的誓言中。
1951年元旦,普洱专区党政军领导和各民族代表共48人在宁洱剽牛盟誓、勒石铭志 , 建立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碑文写道:“我们廿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着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
紧随其后的是48个用汉文、傣文和拉祜文手写的签名,他们大多是各族的土司和头人。傣族代表、当时的西双版纳议事庭长召存信第一个在誓词簿上用傣文写下“召景哈”(官职音译),立誓团结各族群众一心一意跟党走。
立下“第一碑”足以证明,地方干部对少数民族的真诚与尊重最终取得了回报。
上世纪50年代,在宁洱这样的云南边地,民族团结工作面临重重阻力,各民族传统习俗观念与远方新生政权存在隔膜,国民党李弥残部等反动力量威逼利诱,阻挠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合作。
“雷劈的柴不能烧,汉人朋友不可交。”对汉族尚且提防如此,当年传统的少数民族与人民政权建立互信绝非易事。若某族头人出现了生命危险,前期的交流工作就可能毁于一旦。在这样的背景下,普洱地区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的交往是从护押人质开始的。
1950年国庆前夕,中央组织少数民族代表进京观礼。一时间,“调虎离山”等阴谋论又起,澜沧县西盟区邦箐佤族大头人拉勐,经竹塘区区长龚国清反复开导,最终同意在龚国清的次子做人质的前提下,赴京观礼。此行拉勐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回到佤山力主“听毛主席话”。在一年之后的盟誓大会上,拉勐作为剽牛手,用剽枪击中牛的要害,使牛一头栽倒在地,牛头朝向南方——这是最吉利的征兆,也意味着民族团结的目标通过民族传统仪式上得到了确定,为各族宣誓立碑奠定了基础。
位于宁洱县的民族团结园内一面笑脸墙
多元一体 世代相传
作为少有的民族革命文物,誓词碑自1951年立碑以来便成为一个有力注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进行了跨越七十多年的书写。
在民族团结园里穿着彝族服饰的讲解员名叫吴卓嶧,她有另一个更重要的身份,2020年至今在宁洱县民族团结研究所工作。她抛出一个旁人的疑问:为什么云南民族这么多,但是却没有一个民族说要“独立”?
“从我自己个人的理解来说,我们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就像一个镇在西南边陲的定海神针。各民族头人喝了咒水,剽牛发誓之后,誓词代代相传,我们是这样发的誓,也是这么做的。”
誓词碑也见证着“民族”话题下的学理演进。近代以来,发源于欧洲的民族国家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引起了学术界的反思。1902年,梁启超首次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半个多世纪后,1988年,费孝通发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提出“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特征。
“我是汉族,”面对参观者提出的疑问,吴卓嶧的自白有些令人意外,“我们的家族里有哈尼族,有彝族,有傣族,也有汉族。其实在(上户口)落民族的时候,大人就是随便落一个。就像我的父母,我父亲是汉族,但我母亲却是哈尼族,而我外婆又是彝族,我的奶奶是傣族——所以,你可以说我是哈尼族,也可以说我是彝族,或傣族。”
如果要确切的回答,那么有一个回答肯定没错:我们同属于中华民族。
文字 | 林宇轩
排版 | 赵雨晴
2023.08.14 13:45
11
2024.12
11
2024.12
11
2024.12
2025.01.03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