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3.08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和野生动物亲密互动,”来自辽宁的旅客刘复敏一边抚摸着葵花大鹦鹉的头,一边盘点着,“除了鹦鹉,这里还有树懒、小熊猫、马鹿、鹤,和闻所未闻的溪麂。”
而这里就是被誉为“北回归线上最大绿洲”的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公园的讲解员许文峰向记者介绍道,和大多数动物园不同,普洱国家森林公园保持着原始且最完整的南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风貌,森林覆盖率达到98.8%,已发现高等植物2104种,野生动物612种。
作为普洱市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太阳河森林公园不仅是普洱绿色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推动者。1992年,原林业部批准普洱兴建国家森林公园,而到2015年,普洱成为云南省第一个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城市。普洱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刘科长表示,森林公园的成功也是普洱能成功斩获这一荣誉的重要动力。
2023年是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正式开放参观的第10年,不仅凭借每年近50万人次的客流为普洱的文旅产业添砖加瓦,也为普洱的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了样本,积累了可迁移可复制的绿色发展经验。
只此青绿,建管并重
走进森林公园,苍藤遍野、古树峥嵘的景色即刻映入眼帘,遮天蔽日的苍翠林木连绵不绝,仅可供三至四人并排行走的木质栈道,就是游览贯通公园的唯一道路。从武侠小说中才听闻过的箭血封喉、断肠草,到常见于郊野街巷的胡椒和毛杨梅这类植物,都能在这片森林公园中找到。
科普专员许文峰介绍,云南拥有全中国最多样的气候,而普洱融合了整个云南的气候;这片森林公园位于普洱的南部,地处北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衔接处,叠加海拔高度的起伏变化,衍生出山地、平原和湿地等多样的地貌环境,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态环境。
许文峰做植物介绍(摄影:朱昊宇)
记者观察发现,虽然当地有着适宜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但是对植物的保护依然落实到了每个细节。在景区中的栈道中央,不时有树木的枝杆或藤蔓穿行,这些“旁枝”不仅构成了道路建设的阻碍,也容易绊倒游客造成伤害,但是这些“旁枝”并未被修剪,而是由建设方凿穿道路让植物能够保持自然生长的状态。
刘科长表示正是此类细致入微的管理,才能守住森林城市的“这片青绿”。他介绍称,国家森林城市并非评选上后就能高枕无忧;国家每3年都会对当地的森林覆盖率、保护地、人民生活水平等多种生态文明指标进行综合性复核,而普洱已经连续8年成功地将“国家森林城市”这块招牌守住。
在刘科长看来,普洱最具创新性的森林管理和保护措施就是林长制。这一制度下,普洱全市20多万亩的森林被划分为数个大大小小的网格,从市、区到县各级均任命林长,统筹其所管辖区域内森林的保护和开发,并担任第一责任人。
此外,灵活的管理也是森林保护的关键。刘科长介绍,森林公园管理局会从周边村寨中选择“能说敢管,且有影响力的人”来做护林员,一方面可以带动周边村民的就业,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当地村民熟悉山区地形和生物物种的优势,实现一举两得。
在园区开发的过程中,建设方普洱太阳河发展有限公司也为了将“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对其经营活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该公司副总经理吴本行介绍道,原本计划兴修300间客房供游客居住,而在评估了环境影响后决定调整为不足100间,而且房屋设计均采用傣族等少数民族建筑风格,更能与生态环境相融合。
存续多样生物,演绎生态童话
保存良好的植被也为众多动物的生长栖居提供了必要条件。许文峰和观鸟爱好者交谈时透露,目前在园中记录到的鸟类就将近250种,延揽了云南鸟类种数的28%左右。而在所有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就多达67种,向世界展示着普洱这片土地上所栖居生物的神奇与瑰丽。
猫头鹰(摄影:臧林熙)
“动物保护的根源是生态保护。”刘科长一边说着,一边细数着普洱近几年对生态的保护措施。不仅编制了《云南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20-2029》,要求最大程度保持热带雨林原貌,强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且在园区内建立了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收容救治周边村寨群众发现的野生动物,例如邻角鸮、猕猴等。
长臂猿在林中玩耍(摄影:朱昊宇)
园区建设和运营方也为动物保护上贡献了力量。吴本行经理介绍道,其公司今年也在储备动物保护板块的人才,为园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培养新生力量。具体过程中,该公司不仅会从国内的动物保护机构或动物园招聘专业人才,而且和云南本地的大专院校建立实践基地,培养动物保护专业领域的学生。
普洱融媒体记者施正萍表示,自己曾与管理局共同开展过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宣教活动,利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周”等活动形式,引导当地居民保护野生动物,抵制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据管理局数据,至今一共举办了61场科普活动,覆盖了普洱市主要社区和中小学、幼儿园。
普洱成功实现绿色发展的案例,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之一。动植物的栖居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和谐共生,构成了普洱绿色发展模式的精髓,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个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样本。
文字 | 朱昊宇
排版 | 朱益孝
2023.08.14 13:45
23
2024.10
23
2024.10
23
2024.10
2024.06.14 10:02